“沿黄一路牛犇”黄河流域相距千里的两地同胞 因牡丹结缘
- 阅读次数:643次
- 发布日期:2021-10-15
10月12日,“沿黄一路牛犇”大型摄影采访活动团一行从麦积山到夏河,全程484公里,途中一些农家小院吸引了采访团成员们的注意。
据介绍,临夏县政府统一建设这些农家小院,发放补贴并三年免租,吸引当地群众返乡创业。采访团成员也将代表洛阳特色的牡丹花束送给当地群众,并在农家小院的牡丹石雕壁画前合影留念,同属黄河流域相距千里的两地同胞,因牡丹结缘,绽放笑脸。

这个农家吸引了我们
10月12日,“沿黄一路牛犇用影像讲好黄河故事”大型采访活动一行19人(启动仪式的当日深夜,洛阳神鹰救援队队长张超伟的保障车加入了我们采访行列),继麦积山石窟采访后,继续向西北前行,驶车484公里,于当日14时,抵达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黄河支流大夏河旁的马集镇,大家被该镇一处独居特色的饭店所吸引。

这家名叫穆佳源饭店的主人叫马么乃,今年61岁,一家亲戚合伙共同经营。饭店刚开业一个月,当地政府给他免了三年租金,每平方建房补助500元,总计补贴了10余万。说起当今国家政策精准落实到家,马么乃一脸幸福,溢于言表。
马家是我们此行走进的第一家少数民族聚居地,从她们朴实真诚的笑容中,感受到她们一家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。这些新变化的背后,是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,是鲜活真实的人物故事,或令人欣慰,或感人至深。
采访一行品尝了该饭店的独到的面食,大家吃得津津有味。颇具特色回族饭店也让大家忘记舟车劳顿,拿出相机纷纷拍摄。
因洛阳与临夏都与牡丹结缘,两地每年都举行盛大的赏花节。记者拿出随身携带的“牡丹”为马家拍摄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。(记者 高均海 通讯员 朱波 冯海军)
让牡丹笑脸开遍“一带一路”